NEWS
旅游市場恢復發展 創新路徑更為關鍵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中國旅游報
- 發布時間:2023-02-02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行業恢復發展不能簡單地回到2019年,而是要結合新需求、新樣態、新賽道重塑產業;在多元化、特色化、國際化旅游品牌發展上多做文章,在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間和優質服務配套上再下功夫
? ? ? ?今年春節假期是實施新冠病毒感染“乙類乙管”后的第一個長假,旅游市場強勁復蘇,令業界對市場發展前景充滿期待。
? ? ? ?文化和旅游部統計顯示,春節假期,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.08億人次,同比增長23.1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.6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.43億元,同比增長30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.1%。兩位數的增幅顯示出旅游產業的巨大韌性。
? ? ? ?從輿論反映看,似乎今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只要與2019年持平,就可以說是走出了疫情影響。
? ? ? ?今年春節假期,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豐富、惠民措施助推文旅消費回暖、文化和旅游活動迎春氛圍濃厚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市場亮點。然而,梳理媒體對各地旅游市場的報道,仍有不少地方和市場主體仍然在走2019年的老路。比如,部分旅游景點出現了服務水準有所下降、景區餐飲漲價、商家偷工減料、不文明旅游、景區安全等老問題。如今老毛病重犯,說明一些地方在旅游監管和市場主體發展模式上還在走老路。因此,旅游業恢復發展不僅需要有信心,更要在創新發展路徑上下功夫。
? ? ? ?據報道,今年春節假期的最火熱的商圈不在“北上廣”,而是湖南的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等地。在這條步行街,老字號新國潮嘉年華、網紅地標打卡地、吸引年輕人的IP形象和消費場景,一系列新年消費活動,讓顧客沉浸在滿滿的長沙味、湖湘韻的新春氣氛之中。
? ? ? ?有關報道顯示,今年春節假期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國第一的省份,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云南或海南,而是四川。那四川的特色是什么呢?比如,1月23日至27日,樂山大佛景區連續5天發布白天游山門票銷售達限額消息,并創造24小時接待游客破10萬人次的紀錄。這與樂山大佛景區推出的“寵游客”十大行動不無關系。如免費提供景區外臨時停車場至景區擺渡車、免費提供景區智能導覽講解服務,提供殘疾人便捷游覽通道,旅游投訴半小時調查處理到位,景區內購物不滿意一個月內全額退款等,這些溫馨服務都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。
? ? ? ?這兩個事例說明,經歷3年疫情,人們的旅游觀念和出行方式已經悄然改變,這不僅體現在對旅游意義的認識上,也體現在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。
? ? ? ?從今年春節假期市場情況看,文化旅游成為趨勢,文商旅聯動多了起來,多元玩法持續涌動,新消費新場景蓬勃發展。也就是說,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產業恢復發展不是簡單地回到2019年,而是要結合新需求、新樣態、新賽道重塑產業發展;在多元化、特色化、國際化旅游品牌上多做文章,在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間和優質服務配套上再下功夫。
? ? ? ?攜程旅行發布的《2023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》顯示,圍爐煮茶、滑雪、游湖、登山、露營等適合多人共享的游樂項目受到游客青睞。
? ? ? ?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:“旅游消費的活躍極大地拓展了旅游演藝的市場空間,擴大了公共文化和文化消費的受眾基礎?!?br/>
? ? ? ?在這方面,非遺傳承實踐火熱,拓展了消費新空間?!胺沁z+文創”“非遺+旅游”“非遺+教育”“非遺+直播”等“非遺+”模式實現了非遺的活化傳承,非遺進社區、進商圈、進景區推動非遺資源被轉化為生產力。
? ? ? ?總之,今后的文旅產業發展應從以往旅游度假生活,拓展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背景下現代人的整體生活,要圍繞人的生活方式轉變,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引領更寬泛的文旅新消費發展。
旅游市場恢復發展 創新路徑更為關鍵
【概要描述】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行業恢復發展不能簡單地回到2019年,而是要結合新需求、新樣態、新賽道重塑產業;在多元化、特色化、國際化旅游品牌發展上多做文章,在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間和優質服務配套上再下功夫
? ? ? ?今年春節假期是實施新冠病毒感染“乙類乙管”后的第一個長假,旅游市場強勁復蘇,令業界對市場發展前景充滿期待。
? ? ? ?文化和旅游部統計顯示,春節假期,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.08億人次,同比增長23.1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.6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.43億元,同比增長30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.1%。兩位數的增幅顯示出旅游產業的巨大韌性。
? ? ? ?從輿論反映看,似乎今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只要與2019年持平,就可以說是走出了疫情影響。
? ? ? ?今年春節假期,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豐富、惠民措施助推文旅消費回暖、文化和旅游活動迎春氛圍濃厚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市場亮點。然而,梳理媒體對各地旅游市場的報道,仍有不少地方和市場主體仍然在走2019年的老路。比如,部分旅游景點出現了服務水準有所下降、景區餐飲漲價、商家偷工減料、不文明旅游、景區安全等老問題。如今老毛病重犯,說明一些地方在旅游監管和市場主體發展模式上還在走老路。因此,旅游業恢復發展不僅需要有信心,更要在創新發展路徑上下功夫。
? ? ? ?據報道,今年春節假期的最火熱的商圈不在“北上廣”,而是湖南的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等地。在這條步行街,老字號新國潮嘉年華、網紅地標打卡地、吸引年輕人的IP形象和消費場景,一系列新年消費活動,讓顧客沉浸在滿滿的長沙味、湖湘韻的新春氣氛之中。
? ? ? ?有關報道顯示,今年春節假期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國第一的省份,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云南或海南,而是四川。那四川的特色是什么呢?比如,1月23日至27日,樂山大佛景區連續5天發布白天游山門票銷售達限額消息,并創造24小時接待游客破10萬人次的紀錄。這與樂山大佛景區推出的“寵游客”十大行動不無關系。如免費提供景區外臨時停車場至景區擺渡車、免費提供景區智能導覽講解服務,提供殘疾人便捷游覽通道,旅游投訴半小時調查處理到位,景區內購物不滿意一個月內全額退款等,這些溫馨服務都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。
? ? ? ?這兩個事例說明,經歷3年疫情,人們的旅游觀念和出行方式已經悄然改變,這不僅體現在對旅游意義的認識上,也體現在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。
? ? ? ?從今年春節假期市場情況看,文化旅游成為趨勢,文商旅聯動多了起來,多元玩法持續涌動,新消費新場景蓬勃發展。也就是說,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產業恢復發展不是簡單地回到2019年,而是要結合新需求、新樣態、新賽道重塑產業發展;在多元化、特色化、國際化旅游品牌上多做文章,在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間和優質服務配套上再下功夫。
? ? ? ?攜程旅行發布的《2023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》顯示,圍爐煮茶、滑雪、游湖、登山、露營等適合多人共享的游樂項目受到游客青睞。
? ? ? ?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:“旅游消費的活躍極大地拓展了旅游演藝的市場空間,擴大了公共文化和文化消費的受眾基礎?!?br/>
? ? ? ?在這方面,非遺傳承實踐火熱,拓展了消費新空間?!胺沁z+文創”“非遺+旅游”“非遺+教育”“非遺+直播”等“非遺+”模式實現了非遺的活化傳承,非遺進社區、進商圈、進景區推動非遺資源被轉化為生產力。
? ? ? ?總之,今后的文旅產業發展應從以往旅游度假生活,拓展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背景下現代人的整體生活,要圍繞人的生活方式轉變,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引領更寬泛的文旅新消費發展。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中國旅游報
- 發布時間:2023-02-02
- 訪問量:0
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行業恢復發展不能簡單地回到2019年,而是要結合新需求、新樣態、新賽道重塑產業;在多元化、特色化、國際化旅游品牌發展上多做文章,在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間和優質服務配套上再下功夫
今年春節假期是實施新冠病毒感染“乙類乙管”后的第一個長假,旅游市場強勁復蘇,令業界對市場發展前景充滿期待。
文化和旅游部統計顯示,春節假期,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.08億人次,同比增長23.1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.6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.43億元,同比增長30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.1%。兩位數的增幅顯示出旅游產業的巨大韌性。
從輿論反映看,似乎今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只要與2019年持平,就可以說是走出了疫情影響。
今年春節假期,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豐富、惠民措施助推文旅消費回暖、文化和旅游活動迎春氛圍濃厚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市場亮點。然而,梳理媒體對各地旅游市場的報道,仍有不少地方和市場主體仍然在走2019年的老路。比如,部分旅游景點出現了服務水準有所下降、景區餐飲漲價、商家偷工減料、不文明旅游、景區安全等老問題。如今老毛病重犯,說明一些地方在旅游監管和市場主體發展模式上還在走老路。因此,旅游業恢復發展不僅需要有信心,更要在創新發展路徑上下功夫。
據報道,今年春節假期的最火熱的商圈不在“北上廣”,而是湖南的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等地。在這條步行街,老字號新國潮嘉年華、網紅地標打卡地、吸引年輕人的IP形象和消費場景,一系列新年消費活動,讓顧客沉浸在滿滿的長沙味、湖湘韻的新春氣氛之中。
有關報道顯示,今年春節假期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國第一的省份,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云南或海南,而是四川。那四川的特色是什么呢?比如,1月23日至27日,樂山大佛景區連續5天發布白天游山門票銷售達限額消息,并創造24小時接待游客破10萬人次的紀錄。這與樂山大佛景區推出的“寵游客”十大行動不無關系。如免費提供景區外臨時停車場至景區擺渡車、免費提供景區智能導覽講解服務,提供殘疾人便捷游覽通道,旅游投訴半小時調查處理到位,景區內購物不滿意一個月內全額退款等,這些溫馨服務都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。
這兩個事例說明,經歷3年疫情,人們的旅游觀念和出行方式已經悄然改變,這不僅體現在對旅游意義的認識上,也體現在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。
從今年春節假期市場情況看,文化旅游成為趨勢,文商旅聯動多了起來,多元玩法持續涌動,新消費新場景蓬勃發展。也就是說,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產業恢復發展不是簡單地回到2019年,而是要結合新需求、新樣態、新賽道重塑產業發展;在多元化、特色化、國際化旅游品牌上多做文章,在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間和優質服務配套上再下功夫。
攜程旅行發布的《2023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》顯示,圍爐煮茶、滑雪、游湖、登山、露營等適合多人共享的游樂項目受到游客青睞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:“旅游消費的活躍極大地拓展了旅游演藝的市場空間,擴大了公共文化和文化消費的受眾基礎。”
在這方面,非遺傳承實踐火熱,拓展了消費新空間。“非遺+文創”“非遺+旅游”“非遺+教育”“非遺+直播”等“非遺+”模式實現了非遺的活化傳承,非遺進社區、進商圈、進景區推動非遺資源被轉化為生產力。
總之,今后的文旅產業發展應從以往旅游度假生活,拓展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背景下現代人的整體生活,要圍繞人的生活方式轉變,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引領更寬泛的文旅新消費發展。